陳蔚導演在風華國韻
2013年,陜西演藝集團將推出原創(chuàng)民族歌劇《蘇武》。該劇由導演陳蔚、作曲家郝維亞、歌唱家米東風等加盟創(chuàng)作。《蘇武》與上世紀九十年代享譽全國的“陜西制造”歌劇《張騫》、《司馬遷》共同組成了歌劇舞臺的“大漢三部曲”。
歌劇“漢三杰”出終結篇
上世紀九十年代,打著“陜西制造”標簽的歌劇《張騫》、《司馬遷》成功上演,也成為當時的“獲獎專業(yè)戶”。時隔十幾年,改制后的陜西歌舞劇院在陜西演藝集團的領導和幫助下,將推出“大漢三部曲”的完結篇――原創(chuàng)民族歌劇《蘇武》。院方透露,前兩部作品是由老院長親自作曲,后來因為老院長年邁退休以及資金、人才等諸多因素,致使《蘇武》姍姍來遲。該劇目前已進入音樂創(chuàng)作階段,預計今年夏天六七月份西安首演,邀請專家座談后進行修改。陜西演藝集團還將把老作品《張騫》、《司馬遷》與新作品《蘇武》一同打磨,力爭在2015年之前,把“大漢三部曲”一同帶到國家大劇院[微博]的舞臺。
導演陳蔚:歷史劇與傳奇劇統(tǒng)一
蘇武牧羊是觀眾非常熟悉的題材,各種傳奇、話本、詞章、戲劇、音樂、繪畫數(shù)不勝數(shù)。但在民族歌劇領域,以蘇武為題材的大型舞臺劇目一直比較罕見?!短K武》由黨小黃編劇,劇本先后六易其稿,召開了近十次專家研討會。黨小黃透露,他是在《后漢書》等史料的基礎上,豐富了情節(jié)和人物,用音樂、戲劇、文學“三把尺子”為標準。導演陳蔚透露,“大漢三部曲”前兩部兩作品的成功,也給《蘇武》團隊帶來一定的壓力。之所以接手這個項目,是因為“《蘇武》從劇本上已經(jīng)超過了前兩部。又得知是郝維亞作曲,就很放心,作曲是歌劇的靈魂。”她希望這部作品是歷史劇與傳奇劇的統(tǒng)一,厚重而不笨重,有民族氣質,絕不洋腔洋調。
郝維亞作曲融入秦腔和塤元素
目前,該劇的音樂創(chuàng)作已經(jīng)進入第二幕。作曲郝維亞祖籍陜西,這次給老家寫歌劇,他用陜西方言表示:“好好弄!”他透露,劇中會有純音樂的段落,讓主演米東風在舞臺上發(fā)揮。也會有一些地域、歷史元素表達。例如,武士的角色就采用了秦腔中高亢、狠的特色,還會在樂器選擇時,加入塤,以營造歷史感。米東風也曾是《張騫》、《司馬遷》的主演,如今已經(jīng)五十多歲。他說:“快六十的人了,壓力特別大。”米東風在見面會的前一天剛剛拿到部分曲譜。見面會上,他在鋼琴伴奏下,演唱了劇中重要唱段。這一唱段表現(xiàn)的是蘇武自殺被救活后,在地窖里吃皮毛喝雪水艱難生存仍意志堅定的內心獨白。此外,加盟該劇的還有男低音歌唱家彭康亮、男高音歌唱家薛浩垠、男中音歌唱家張海慶、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周曉琳等。